「低碳關懷標籤」是項獨一無二的計劃。自2011年底推展計劃以來,至今已頒授超過400個「低碳關懷標籤」予各行各業的機構,包括上市公司、私人公司、政府部門、公共機構、社會企業、非政府組織、酒店、商業大廈 / 場地等。標籤計劃與時並進,配合並表彰企業和機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
機構可以選擇申請以下一個或全部三個類別的標籤 -- 即表揚機構整體碳管理的「低碳關懷標籤」/ 「低碳關懷碳中和標籤」、嘉許根據最佳實踐守則而制定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低碳關懷ESG標籤」,或主動支持循環經濟的「低碳關懷循環標籤」。獲得任何類別的標籤均須經過充分的努力,而所有標籤都代表著申請機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卓越表現。
環保獎項普遍由以價值為本、非牟利性質的非政府組織監理。「低碳關懷標籤」在獨立專家委員會監督之下,由低碳想創坊負責頒發,而低碳亞洲則提供驗證服務。
低碳想創坊 是個非牟利組織,專為培育及發展充滿創意的方案、政策與實踐行動,應對現今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低碳想創坊是香港註冊慈善機構,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88條獲得税務豁免。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以社會企業模式運作,根據市場需要為客户提供專業的顧問諮詢及其它服務。兩間機構的管治架構獨立運作但目標一致,即致力推動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 |
「低碳關懷標籤」及「低碳關懷碳中和標籤」均鼓勵公司及機構身體力行,應對氣候變化,並予以表彰。參與計劃的機構通過碳量度、碳減排和碳抵消來減低它們的碳足跡,或達致碳中和狀態。
![]() |
a. 與既定基準年比較,申請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少已減低5%;
b. 提供相關證明文件,顯示減排目標已獲管理層認可,並採取實際措施來實現該目標。
「低碳關懷星級標籤」-- 特別嘉許
特別為持續努力的成功申請者而設。凡連續三年或以上 (包括2021年度) 成功取得「低碳關懷標籤」或「低碳關懷碳中和標籤」的機構,即可額外獲頒「低碳關懷星級標籤」,以作特別嘉許。
「低碳關懷ESG標籤」
自從香港交易所於2016年1月1日起,將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匯告的要求提升至 “不遵守就解釋” 後,投資者對企業披露資訊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香港交易所對《ESG報告指引》的修訂亦正式於2020年7月1日生效,大幅提升可持續發展領域中對企業的要求及公眾期望。有見及此,2021年度的「低碳關懷ESG標籤」也持續提升申請資格,以反映最新的國際趨勢、監管機構的要求及社區的期望。本年度「低碳關懷ESG標籤」的設計,旨在特別表揚在以下四個重要ESG報告範疇表現優異的企業 -- 公司董事局的問責度、實質性評估、社會關鍵績效指標的披露,以及企業氣候行動。
![]() |
申請機構目前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a. 管治架構,包括董事會對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範疇相關事項的問責;或
b. 透過特定持份者溝通方式進行的重要性評估;或
c. 在《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八個社會層面(B1-B8)中披露至少五個層面的關鍵績效指標;或
d. 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及緩解風險的行動。
2020年新增設的「低碳關懷循環標籤」, 旨在為熱衷把循環經濟概念融入營運的公營或私人機構提供框架。試驗階段先由紙類產品開始,標籤將量化申請機構在回收再用方面的表現。「低碳關懷循環標籤」跟隨由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倡議的系統思維,適合機構申請。
本標籤鼓勵通過實質行動促進循環效益,包括:
「低碳關懷循環標籤」設有五種不同級別,代表在循環效益方面不同水平的成就:
![]() |
無論貴機構是上市公司、私人公司、社會企業或非政府組織,都可能面對受氣候變化影響而急劇變化的營運環境 -- 政策修改、匯報要求轉變、資源限制、極端天氣、健康議題、非自願遷徙及人口結構改變等。要保障營運免受這些風險的影響,進而把握新機遇,您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為機構進行“氣候應對檢測”。以下是貴機構獲取「低碳關懷標籤」的受惠範疇:
![]() |
所有獲頒「低碳關懷標籤」的機構,均可參加由低碳亞洲有限公司及低碳想創坊舉辦的活動,及受惠於與贊助機構及支持伙伴合辦的特備宣傳:
2020年度「低碳關懷標籤」支持伙伴:
![]() |
歡迎貴機構直接聯絡我們,了解計劃詳情, 或查詢有關申請 / 延續「低碳關懷標籤」的手續: 電郵: ccl@ccinnolab.org; 電話: (+852) 3568 2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