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ce CCA’s inception in 2008, we’ve celebrated multiple milestones in the company’s history.
低碳亞洲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主辦香港首個「抵碳達人」頒獎禮,表揚率先減碳的企業和機構。
本公司的姊妹機構「低碳想創坊」成立,是個以啟迪氣候創新為宗旨的非政府組織。
低碳亞洲與低碳想創坊以香港民間代表團身份参加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21) ,見證《巴黎氣候協議》的誕生。
低碳亞洲擴展至新加坡,成立全資擁有附屬公司 Carbon Care Asia Pte Ltd 。
慶祝公司成立十週年,邀請珍古德博士擔任特別榮譽嘉賓。
張宗永的國際投資銀行事業從加拿大開始,他目前是StormHarbour思博資本 (香港) 有限公司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StormHarbour是一間獨立商人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00人,現時在倫敦、日內瓦、紐約、香港、新加坡、東京和哥本哈根皆設有辦事處。
張宗永曾任職蘇格蘭皇家銀行,擔任亞洲區司庫及新興市場主管。在此之前,張宗永曾先後任職星展銀行新加坡總部及香港分行,主掌財資市場及債券資本市場業務,在其領導下,成功安排超過15個亞洲地區的房地產信託項目上市。
張宗永是註冊金融分析師 (CFA) ,在香港信報及明報設有專欄,同時亦出任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理事會成員。香港財資市場公會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資助的一個同業協會。
張宗永的國際投資銀行事業從加拿大開始,他目前是StormHarbour思博資本 (香港) 有限公司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StormHarbour是一間獨立商人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00人,現時在倫敦、日內瓦、紐約、香港、新加坡、東京和哥本哈根皆設有辦事處。
張宗永曾任職蘇格蘭皇家銀行,擔任亞洲區司庫及新興市場主管。在此之前,張宗永曾先後任職星展銀行新加坡總部及香港分行,主掌財資市場及債券資本市場業務,在其領導下,成功安排超過15個亞洲地區的房地產信託項目上市。
張宗永是註冊金融分析師 (CFA) ,在香港信報及明報設有專欄,同時亦出任香港財資市場公會的理事會成員。香港財資市場公會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資助的一個同業協會。
施日莊在可持續發展議題及人文發展、氣候變化和管治策略方面極富經驗。擔任香港樂施會總裁期間,他參與了國際樂施會首個氣候變化倡議運動 (2008 – 2009) 的塑造和執行工作。他亦曾擔任英國道德貿易倡議委員會委員,協助大型企業建立向社會問責的供應鏈政策。
施日莊也曾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網絡企業行為顧問委員會成員、「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 持份者議會會員,也是旗下資本市埸討論小組的組員。 他曾任職 Africa Now 的總監,這是一間以英國牛津為基地的發展機構,他負責策劃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方案,扶助非洲小型生產商,並推廣非洲與歐洲之間的道德供應鏈。
作為低碳亞洲的董事。施日莊専注研究綠色金融標準,並協助客户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目標融入企業的策略和匯報。
施日莊擁有英國新英倫大學發展研究文學碩士學位,並曾發表聚焦商界與非政府組織關係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論述。
王薇在公關、傳訊和傳媒方面具廣泛經驗,先後在香港及澳洲從事企業公共關係、出版、電台新聞及廣播、編輯、撰稿和翻譯等工作。
自低碳亞洲成立以來,王薇即加入董事會,並參與公司眾多大型活動的宣傳推廣及傳媒聯絡工作,包括每年舉辦的 「低碳亞洲論壇」及「低碳關懷標籤」頒授典禮、氣候領袖研討會及客户的綠色活動項目;她更是低碳亞洲網絡和社交媒體傳訊的總編輯。
王薇是2002年在南非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峰會香港非政府代表團團員之一。除環保議題外,她也十分關注香港弱勢青少年的發展機會問題,曾擔任香港大學「結伴成長計劃」督導委員會副主席多年。該計劃於2005年由港大畢業生發起成立,致力推廣師友結伴,促進不同社會階層互相支援和溝通。
王薇擁有香港大學翻譯學士學位,並於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取得傳訊政策碩士學位。
2014年,莊陳有聯合創辦低碳想創坊,現擔任該機構的行政總裁。在此之前,莊陳有曾在香港政府內任職政務主任,亦曾加入香港樂施會工作,獲委任為香港樂施會總幹事及國際樂施會董事會成員,其後出任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學生發展總監。
莊陳有活躍於推動香港社會服務,曾任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香港特區政府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屬下教育及宣傳工作小組成員。
莊陳有以其卓越之社會服務履歷,於1991年榮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5年更獲英國頒授MBE勛銜。2012年,他入選為星島新聞集團「2011傑出領袖」之一,並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
黎廣德是低碳亞洲的行政總裁,曾任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RI) 持份者議會的委員,代表亞太地區參與可持續發展匯報指引G3版的制訂工作。
黎廣德曾連續多年擔任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 (ACCA) 可持續發展報告大獎的評委,並主導多項在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行動,包括帶領香港民間組織代表團前往約翰奈斯堡參加聯合國主辦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峰會 (2002年) ,及聯合國在峇里 (2007年)、哥本哈根 (2009年) 及巴黎 (2015年) 舉行的氣候變化國際會議等。
黎廣德熱心社會服務,其中的公職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及長春社主席等。
黎廣德的專業是土木工程師,亦是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院士。
加入低碳亞洲之前,麥永開是泛亞社會創新有限公司的聯合創辦人, 他也是350HK (全球性關注氣候變化組織 350.org 香港分會) 的聯合創辦人。
麥永開於1984年榮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並於2009年擔任傑出青年協會主席。2013 至2019年,他是傑出青年協會基金會主席,目前出任該會的氣候及環境委員會主席。此外,麥永開也是黃金時代基金會執行委員,香港設計委員會執行委員,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顧問委員及喜動社區董事會委員。麥永開活躍於推動社會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目前為多家社企機構提供專業意見。
成為社會企業家之前,麥永開在工業界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歷任高層管理職位,更在工業設計和包裝方面獲得多個國際獎項。
麥永開擁有英國Strathclyde大學國際營銷碩士學位,亦是英國皇家攝影會和特許設計師會的院士。
麥子充教授為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系教授,擁有超過30年的全職工業經驗。他曾任職美國氣體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的亞洲商務技術總監及流程工程高級經理,氣體化工乃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商,他負責規劃和管理公司在區內的知識資產,及向區內項目提供技術支援。在此之前,他任職英國流體力學工程研究所,以及杜邦化工在美國及新加坡的生產基地。
麥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固液多相流體動力學及其在化工設備上的應用、化工及能源系統的整合和優化。他曾發表70多篇學術論文及報告,亦是三份化工期刊的編委和審稿員,經常發表評論及主持學術會議。他分別在北京大學、英國利茲大學、倫敦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取得法學學士、化學工程碩士、博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是英國註冊工程師,也是化學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
最近,麥教授被氣候債券倡議組織 (CBI) 委任為基礎化學工作組成員,參與制訂標準的工作。他亦是非政府組織「低碳想創坊」的理事,致力通過社區參與及教育來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
楊光輝為英國特許建築師,現為英國 Brock Carmichael Architects 合夥人及Brock Carmichael Asia 的建築、規劃及房地產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亦曾在利物浦和香港的大學授課。
楊光輝擁有超過二十年的房地產開發及項目管理經驗,並參與歐洲及亞洲的建築項目。過去十年,他曾在亞洲多家房地產公司擔任房地產開發董事,監督多個亞太地區、澳大拉西亞、歐洲和北美洲的發展項目,負責土地購置、可行性研究、總體規劃、項目融資、建立合資經營、項目管理及執行, 以至銷售和市場推廣等。楊光輝在開發生態旅遊點、渡假、零售和遊訪熱點方面亦別具專長,參與項目包括獲獎的中國哈爾濱 Club Med 亞布力滑雪渡假場,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亞洲十五大渡假勝地」之一。
Pascal 是可持續發展和可再生能源專家,擁有可再生能源管理博士學位以及聖加侖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的國際管理、會計及金融碩士學位。 他是居住在香港的瑞士和荷蘭國民。
Pascal 通過其諮詢公司 Pascal Vuichard Sustainability 幫助客戶推動公營和私營部門的可持續發展項目。 他亦是香港科技大學的兼職客席助理副教授,並在瑞士聖加侖大學 (HSG) 及德國柏林應用科技大學任教。
Pascal 的專長環繞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社會對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可持續技術的接受程度,包括通過公共政策的干預。此前,他曾在一家積極提高南亞用水效益的非政府組織和瑞士一家國際資訊科技公司工作,獲得跨學科的專業經驗, 也曾在家鄉州議會和瑞士一個中型城市的執行委員會任職。
王荔茵是國際促導師協會認可的專業促導師及評審員。過去十多年,她為多個亞太地區的組織和團隊量身訂製各種類型的項目及工作坊,包括願景與戰略規劃、團隊共識、領導力發展、員工對話和集思會等等。王荔茵通過與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的顧問團體合作,設計並促進組織的發展和內部文化建設。她服務的客戶群體十分廣泛,行業包括能源、金融服務、醫藥、科技、通訊、製造、政府及非牟利團體等。
自2013年,王荔茵開始接觸香港不同的社群,通過不同的活動分享促導對話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包括對話體驗、促導員培訓工作坊及與非牟利團體合辦的集思會 / 共識對話等。她是國際促導師協會香港分會的創會會長,希望能培養更多促導員,令公眾人士更了解有效對話的方式和重要性。2015年 至2017年,她為賽馬會低碳創聚的培育計劃和低碳創新節等活動,提供專業促導,協助成立綠色初創小組。
周雯雯是位具備豐富經驗的可持續發展專家,擁有超過十五年於香港、中國大陸及新加坡等地之可持續發展、環保及碳管理顧問、新能源及生物科技等範籌之工作經驗。2016至2019年,周雯雯任職愛丁堡大學「香港低碳創新中心」行政總裁,領導其業務發展與專案研究。在此之前於香港賽馬會的持續發展部門工作七年,協助香港賽馬會成立該部門,並負責其可持續發展策略實施及匯報工作。
周雯雯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工程學博士學位元及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周雯雯現時亦是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之客席副教授。周雯雯之專業資格包括:香港註冊專業工程師 (RPE) 、認可碳審計專業人士 (CAP)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員 (MHKIE) 、香港能源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 (FHKAEE) 、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綠色合作者(LEED GA) 及綠色建築專業人士 (BEAM Professional) 。
周雯雯目前的義務公職包括香港能源工程師學會董事及香港工程師學會環境分會理事;之前曾任能源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會長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公眾教育委員會增選成員。她亦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UNFCCC) 於2007年在峇裡舉行之第十三次會議 (COP 13) 的香港代表團主要成員之一。
施日莊在可持續發展議題及人文發展、氣候變化和管治策略方面極富經驗。擔任香港樂施會總裁期間,他參與了國際樂施會首個氣候變化倡議運動 (2008 – 2009) 的塑造和執行工作。他亦曾擔任英國道德貿易倡議委員會委員,協助大型企業建立向社會問責的供應鏈政策。
施日莊也曾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網絡企業行為顧問委員會成員、「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 持份者議會會員,也是旗下資本市埸討論小組的組員。 他曾任職 Africa Now 的總監,這是一間以英國牛津為基地的發展機構,他負責策劃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方案,扶助非洲小型生產商,並推廣非洲與歐洲之間的道德供應鏈。
作為低碳亞洲的董事。施日莊専注研究綠色金融標準,並協助客户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目標融入企業的策略和匯報。
施日莊擁有英國新英倫大學發展研究文學碩士學位,並曾發表聚焦商界與非政府組織關係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論述。
王薇在公關、傳訊和傳媒方面具廣泛經驗,先後在香港及澳洲從事企業公共關係、出版、電台新聞及廣播、編輯、撰稿和翻譯等工作。
自低碳亞洲成立以來,王薇即加入董事會,並參與公司眾多大型活動的宣傳推廣及傳媒聯絡工作,包括每年舉辦的 「低碳亞洲論壇」及「低碳關懷標籤」頒授典禮、氣候領袖研討會及客户的綠色活動項目;她更是低碳亞洲網絡和社交媒體傳訊的總編輯。
王薇是2002年在南非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峰會香港非政府代表團團員之一。除環保議題外,她也十分關注香港弱勢青少年的發展機會問題,曾擔任香港大學「結伴成長計劃」督導委員會副主席多年。該計劃於2005年由港大畢業生發起成立,致力推廣師友結伴,促進不同社會階層互相支援和溝通。
王薇擁有香港大學翻譯學士學位,並於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取得傳訊政策碩士學位。
2014年,莊陳有聯合創辦低碳想創坊,現擔任該機構的行政總裁。在此之前,莊陳有曾在香港政府內任職政務主任,亦曾加入香港樂施會工作,獲委任為香港樂施會總幹事及國際樂施會董事會成員,其後出任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學生發展總監。
莊陳有活躍於推動香港社會服務,曾任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長、香港特區政府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屬下教育及宣傳工作小組成員。
莊陳有以其卓越之社會服務履歷,於1991年榮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95年更獲英國頒授MBE勛銜。2012年,他入選為星島新聞集團「2011傑出領袖」之一,並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
黎廣德是低碳亞洲的行政總裁,曾任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RI) 持份者議會的委員,代表亞太地區參與可持續發展匯報指引G3版的制訂工作。
黎廣德曾連續多年擔任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 (ACCA) 可持續發展報告大獎的評委,並主導多項在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行動,包括帶領香港民間組織代表團前往約翰奈斯堡參加聯合國主辦的可持續發展世界峰會 (2002年) ,及聯合國在峇里 (2007年)、哥本哈根 (2009年) 及巴黎 (2015年) 舉行的氣候變化國際會議等。
黎廣德熱心社會服務,其中的公職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及長春社主席等。
黎廣德的專業是土木工程師,亦是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院士。
加入低碳亞洲之前,麥永開是泛亞社會創新有限公司的聯合創辦人, 他也是350HK (全球性關注氣候變化組織 350.org 香港分會) 的聯合創辦人。
麥永開於1984年榮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並於2009年擔任傑出青年協會主席。2013 至2019年,他是傑出青年協會基金會主席,目前出任該會的氣候及環境委員會主席。此外,麥永開也是黃金時代基金會執行委員,香港設計委員會執行委員,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顧問委員及喜動社區董事會委員。麥永開活躍於推動社會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目前為多家社企機構提供專業意見。
成為社會企業家之前,麥永開在工業界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歷任高層管理職位,更在工業設計和包裝方面獲得多個國際獎項。
麥永開擁有英國Strathclyde大學國際營銷碩士學位,亦是英國皇家攝影會和特許設計師會的院士。
楊光輝為英國特許建築師,現為英國 Brock Carmichael Architects 合夥人及Brock Carmichael Asia 的建築、規劃及房地產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亦曾在利物浦和香港的大學授課。
楊光輝擁有超過二十年的房地產開發及項目管理經驗,並參與歐洲及亞洲的建築項目。過去十年,他曾在亞洲多家房地產公司擔任房地產開發董事,監督多個亞太地區、澳大拉西亞、歐洲和北美洲的發展項目,負責土地購置、可行性研究、總體規劃、項目融資、建立合資經營、項目管理及執行, 以至銷售和市場推廣等。楊光輝在開發生態旅遊點、渡假、零售和遊訪熱點方面亦別具專長,參與項目包括獲獎的中國哈爾濱 Club Med 亞布力滑雪渡假場,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亞洲十五大渡假勝地」之一。
王荔茵是國際促導師協會認可的專業促導師及評審員。過去十多年,她為多個亞太地區的組織和團隊量身訂製各種類型的項目及工作坊,包括願景與戰略規劃、團隊共識、領導力發展、員工對話和集思會等等。王荔茵通過與企業內部以及外部的顧問團體合作,設計並促進組織的發展和內部文化建設。她服務的客戶群體十分廣泛,行業包括能源、金融服務、醫藥、科技、通訊、製造、政府及非牟利團體等。
自2013年,王荔茵開始接觸香港不同的社群,通過不同的活動分享促導對話的方法和技巧,其中包括對話體驗、促導員培訓工作坊及與非牟利團體合辦的集思會 / 共識對話等。她是國際促導師協會香港分會的創會會長,希望能培養更多促導員,令公眾人士更了解有效對話的方式和重要性。2015年 至2017年,她為賽馬會低碳創聚的培育計劃和低碳創新節等活動,提供專業促導,協助成立綠色初創小組。
周雯雯是位具備豐富經驗的可持續發展專家,擁有超過十五年於香港、中國大陸及新加坡等地之可持續發展、環保及碳管理顧問、新能源及生物科技等範籌之工作經驗。2016至2019年,周雯雯任職愛丁堡大學「香港低碳創新中心」行政總裁,領導其業務發展與專案研究。在此之前於香港賽馬會的持續發展部門工作七年,協助香港賽馬會成立該部門,並負責其可持續發展策略實施及匯報工作。
周雯雯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環境工程學博士學位元及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周雯雯現時亦是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之客席副教授。周雯雯之專業資格包括:香港註冊專業工程師 (RPE) 、認可碳審計專業人士 (CAP)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員 (MHKIE) 、香港能源工程師學會資深會員 (FHKAEE) 、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綠色合作者(LEED GA) 及綠色建築專業人士 (BEAM Professional) 。
周雯雯目前的義務公職包括香港能源工程師學會董事及香港工程師學會環境分會理事;之前曾任能源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會長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公眾教育委員會增選成員。她亦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UNFCCC) 於2007年在峇裡舉行之第十三次會議 (COP 13) 的香港代表團主要成員之一。